在2008年與同事與同參加泳渡日月潭活動時,前一天我們也是來到南投。當時 LJ 曾提議要吃二坪枝仔冰,他說很有名。但我們都不知道在哪。加上當時網路上似乎也沒什麼介紹。所以我們就姑且相信我裝在 PDA 上的 GPS 軟體吧。(當時的二天行程,正是讓我後來投向 Garmin 懷抱的主要動力)
當時的走法,是由埔里,經縣道 131 來到水里。到水里橋的時候,我們看到二坪枝仔冰的招牌,所以我們就左轉過水里橋,而在民生路與二坪路的交叉口停了下來。很剛好那邊也有一家枝仔冰,所以我們就在那邊吃起冰來。超便宜的,但特色也就是便宜而已。當時有點納悶,是不是觀光客很少?不然就是當地人吃慣了,怎麼都沒人買冰?
事過境遷,今年的南投行,我就忍不住找了一下資料。發現原來所謂的二坪冰店,其實就是台電的明潭發電廠職工福利社呀,而且,正是我們當初停下來的那條小路往山上走就到了。也因此,這回一定要來看看,二坪冰店是怎麼一回事。
沒想到轉進這二坪巷,就先遇到一群學生樣的年輕人,一行大概有四十多人。接下來又遇到重機車隊,也有二十來輛。讓我更加確信,這邊才是對的。
愈接近目的地,就發現停車場愈來愈多。最後我們停好車後,發現旁邊還有幾株小櫻花,又拍了起來。
看到有一個大觀冰店,40年老店的大招牌,本來我又要走過去,但想想,好像跟人潮的方向不太一樣,決定順著人潮走。
(按:回家查網路才知道,二坪冰店跟大觀冰店都是台電的職工福利社,而且本來也還有鉅工冰店,分屬明潭、大觀、鉅工發電廠職工福利社。)
一面吃冰,一面眺望濁水溪,似乎就是這邊的最大特色。來這邊的人潮是一批又一批。有時人少,有時人多到排個十分鐘才買得到冰。我第一次就是幾乎不用排隊,而第二次則是排了十分鐘。
內場只有三位,看他們忙到翻。尤其不少人是買一箱數十隻。
人突然多了起來,而我們的2隻冰也吃完了,想再吃....
為了這三隻冰,排了十分鐘的隊。前面太多買數十隻的人客了。
裏面真的有玉米粒。
驗明正身,真的是職工福利社。
下面的風景就跟二坪冰店沒關係了,因為我們下山的時候跑去發電廠拍照...
歷史故事,從網路上查來的資料:(http://b4-1210.myweb.hinet.net/ice.htm)
民國30年代末,鉅工發電廠廠區即有製冰設備,從事生產「冰塊」,主要供應興建水壩用,至40年代初期將製冰設備遷移至二坪宿舍區,交由鉅工發電廠職工福利社經營,並派員工至台中地區向多家製冰業者學習製冰技巧及配料祕方,學成後再將製冰技術及配料秘方教導二坪山上台電員工眷屬,製作冰品有紅豆、綠豆、鳳梨、清冰等種類,且均以手工製作,但冰店則因獨特的古早味而聲名大噪,已無法供應需求,故將製冰設備改建現代化,並保留傳統製作,繼續生產供應冰棒,且增加生產種類多達二十幾種。
二坪山自流水清涼甘甜,常有水里地區居民上山取用,本廠冰品就是引用該水製成,特別可口,而嚴格的製程管理、清潔衛生有保障,又加上價錢公道,因此頗獲來訪員眷親友佳評。『二坪冰』之名氣也因此逐漸傳開,今已成為水里的特產之一。
二坪山宿舍區原只有鉅工電廠備勤宿舍 ( 建於日據時代 ),冰店亦只有 1 家 ( 鉅工冰店 ),隨著大觀、明潭抽蓄發電廠的增設,二坪山宿舍區加入了大觀及明潭發電廠的備勤宿舍,冰店亦擴增到 3 家,分別隸屬3個電廠的職工福利委員會,民國 88 年 2 月,台電公司組織精簡,將鉅工發電廠併入明潭發電廠,因此目前二坪山有 2 家冰店營運(二坪冰店、大觀冰店),這才是正港的二坪山二坪冰。
冰店電話:049-2774267 冰店傳真:049-2775427
明潭發電廠職工福利社 郵政劃撥帳戶:22645149
明潭發電廠職工福利社 帳號:台灣企銀(050)51012800030
地址:南投縣水里鄉鉅工村二坪路20號 ( 門牌整編,原為二坪巷44號 )